您的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资讯 >

我国规划虚拟现实产业2025年进入全球前列

发布时间:2019-03-14 11:03   来源: VR网

导读:到2020年,我国虚拟现实产业链条基本健全,到2025年,我国虚拟现实产业整体实力进入全球前列,掌握虚拟现实关键核心专利和标准,形成若干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虚拟现实骨干企业

  “到2020年,我国虚拟现实产业链条基本健全,到2025年,我国虚拟现实产业整体实力进入全球前列,掌握虚拟现实关键核心专利和标准,形成若干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虚拟现实骨干企业。”3月13日,工信部电子信息司在青岛举办的虚拟现实指导意见宣贯培训会上,工信部电子信息司消费电子处处长曲晓杰道出了我国虚拟现实产业发展目标。

  基于这一目标,工信部提出的虚拟现实产业的重点任务是:突破核心技术、丰富产品有效供给、推进重点行业应用、建设公共服务平台、构建标准规范体系、增强安全保障能力等6大任务。“在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方面,特别要加强产学研协同合作,推动虚拟现实相关基础理论、共性技术和应用技术研究。坚持整机带动、系统牵引,围绕虚拟现实建模、显示、传感、交互等重要环节,加强动态环境建模、实时三维图形生成、多元数据处理、实时动作捕捉、实时定位跟踪、快速渲染处理等关键技术攻关,加快虚拟现实视觉图形处理器、物理运算处理器、高性能传感处理器、新型近眼显示器件等的研发和产业化。”曲晓杰说。

我国规划虚拟现实产业2025年进入全球前列

  “全球虚拟现实产业正在高速发展,2018年,全球虚拟现实市场规模增长超过100%,未来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安晖告诉记者,美欧等发达国家虚拟现实产业资金和市场非常活跃,美国、英国、德国、法国等都出台了鼓励虚拟现实产业发展的政策,虚拟现实产业的投资额近年来持续飙升,刺激产业链快速形成。

  “我国也已把虚拟现实产业作为经济发展的新动能,特别是多个行业的应用,正成为我国虚拟现实产业的引爆点。”安晖告诉记者,虚拟现实已在我国制造业、教育、医疗、文化艺术、娱乐和电影、商务、旅游、家庭娱乐等多个领域实现了良好的应用。“在制造业,虚拟现实技术在飞机、汽车、船舶等大型装备的制造中已初步开始应用,全面提升了制造业智能化水平。譬如,在研发过程,虚拟现实技术能展现产品的立体面貌,使研发人员全方位构思产品的外形、结构、模具及零部件配置使用方案。”

  据悉,我国多个城市都在大力发展虚拟现实产业基地,成都、贵阳、长沙、重庆、青岛、南昌、福州、厦门、潍坊等都各自推出了产业政策。譬如,青岛市以崂山区为中心积极打造“中国虚拟现实产业之都”,崂山区出台了“虚拟现实产业政策12条”“人才新政22条”等政策,鼓励企业整合优势资源,积极引进集聚虚拟现实领域高端科研机构、人才团队、产业项目,促进虚拟现实产业发展。截至目前,崂山区已引进山东大学青岛虚拟现实研究院、北航歌尔虚拟现实研究院等虚拟现实高端研发机构11家,占全国同类研发机构的70%以上;引进小鸟看看、量子云、宇科、金东等虚拟现实优质企业95家,年营业收入40亿元。崂山区已经形成了助推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优良生态环境,为虚拟现实产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目前全国已形成十多个虚拟现实产业基地,青岛的VR/AR产业创新创业孵化基地、成都的中国西部虚拟现实产业园、深圳的虚拟现实创客孵化基地、合肥VR小镇等等都已初具规模。这为我国虚拟现实产业实现2025的发展目标奠定了基础。”安晖说。

  “但是我国虚拟现实产业也面临着不少问题。”安晖说,产品方面体现在产品低端化、同质化明显,优质软硬件产品供给不足;内容方面用户内容体验不佳、缺乏优秀内容资源、内容供应不能满足行业需求;技术方面标准不统一、技术体系存在短板、关键核心技术积累不足;生态方面主流生态参与度低、产学研协同程度不高、缺乏产业生态领军企业;产业发展方面存在国际影响力弱、各地发展不协同、缺乏统筹规划等问题。

  “工信部的推进虚拟现实产业发展指导意见,就是为了解决问题,培育信息产业新增长点和新动能而提出的。”曲晓杰说,要实现虚拟现实产业的发展目标,必须在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发挥地方政府作用、推进示范应用推广、建设产业发展基地、加强产业品牌打造、加强专业人才培养、促进行业组织发展、推动国际交流合作等八个方面发力。“以此推动虚拟现实产业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应用服务供给水平大幅提升、产业综合发展实力实现跃升,虚拟现实应用能力显著提升。”

  声明:本站在转载文章时均注明来源出处,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未用于商业用途。如因本站的文章、图片等在内容、版权或其它方面存在问题或异议,请与本站联系(电话:020-37784831,邮箱:edit@fly-tech.com.cn),本站将作妥善处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