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资讯 >

中国VR产业进入冷却期?“淬火”之后更有韧劲

发布时间:2019-11-01 12:50   来源: 海外网

导读:VR技术是个系统复杂工程,中国企业想要在国际赛道上“弯道超车”,需要产业链各环节的共同努力。这就涉及到硬件制造、软件设计、内容提供和应用服务四大板块。
中国VR产业进入冷却期?“淬火”之后更有韧劲  

VR产品亮相高交会

  新生事物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虚拟现实(VR)产业也是如此。经历过2016年“VR元年”的火爆之后,VR产业在2017-2018年似乎进入了冷却期。数据显示,2017年全球VR头显设备出货量为776万台,而2018年仅为574万台。但这种“高开低走”对中国企业来说不一定是坏事,暂时的遇冷无异于一次“淬火”,让本土品牌可以挖掘出用户更深层次的需求,补齐技术和产品体验上的短板,从而使中国VR产业的发展更有韧劲。

  VR技术是个系统复杂工程,中国企业想要在国际赛道上“弯道超车”,需要产业链各环节的共同努力。这就涉及到硬件制造、软件设计、内容提供和应用服务四大板块。

  硬件方面,中国企业已从整机代工向核心元器件渗透。芯片、传感器、显示屏等构成了VR设备的核心器件。国产芯片起步虽晚,但近两年进步迅速,涌现出华为海思、瑞芯微、全志科技等一系列优秀芯片供应商,其芯片已应用在小鸟看看、富士通等多种VR头显设备中。在VR显示屏领域,三星长久以来的垄断地位,也面临着京东方、华星光电等中国面板厂商的挑战。京东方推出的高分辨率Fast LCD面板,已经在华为、Oculus、小米、爱奇艺等品牌的高端VR一体机中得到应用。

  软件方面,中国企业在网络架构上已逐渐补上短板,但在其他薄弱环节仍需努力。在网络架构领域,华为通过研发Cloud VR连接协议和软件,打造出云 AR/VR架构,实现了实时“端-云-端”解决方案。而在算法领域,Facebook已研发出新型算法Deep Focus,能更好地模仿人眼注视的效果,进而缓解佩戴VR设备时的视觉疲劳。这方面中国本土企业仍然存在一些差距。

  内容方面,企业、单位持续加大投入,内容供给不断丰富。技术是冰冷的,但内容是鲜活的。VR技术真正能“飞入寻常百姓家”,还要依靠有温度的内容。近年来,腾讯、爱奇艺、优酷等互联网视频平台均开设了VR专区,如爱奇艺就推出了《无主之城VR》等系列VR影片。广电总台也利用VR技术对春晚、国庆阅兵进行了实时直播,VR的影响力在不断扩大。同时,VR游戏构成的电子竞技赛事也越办越火,商业闭环正逐步形成。

  应用方面,大量新场景应用模式不断涌现。2018年下半年以来,VR技术在教育、医疗、文娱等领域的应用明显提速。四川凉山贫困地区的师生与成都市泡桐树小学师生同步进行课堂教学和学习,背后依仗的就是中国移动联合威爱教育的5G+VR智慧教育系统。清华大学长庚医院与深圳人民医院共同完成的远程手术,也离不开VR+5G的技术支持。在文化娱乐领域,VR党建、VR直播、VR线下体验店等业态日益丰富,消费者对虚拟现实的认知度和体验感明显增强。

  随着技术愈加优化,产品日趋成熟,2019年中国VR产业开始复苏增长。IDC数据显示,2019年第一季度中国AR/VR头显设备出货量接近27.5万台,同比增长15.1%;预计至2023年,中国VR头显设备出货量将突破1000万台。

  中国VR产业链若能继续苦练内功、补齐短板,相信未来在社会资本与政策支持的“双轮驱动”下,中国的VR品牌不仅能走进本土的千家万户,更将扬帆出海、走向世界。(韩维正)

      声明:本站在转载文章时均注明来源出处,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未用于商业用途。如因本站的文章、图片等在内容、版权或其它方面存在问题 或异议,请与本站联系(电话:020-37784831,邮箱:edit@fly-tech.com.cn),本站将作妥善处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