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崛起与VR技术如出一辙 如何避免重蹈覆辙?
发布时间:2017-09-06 09:51 来源: 99VR视界
人工智能概念诞生伊始,就承载了人类对未来世界的无限遐想,这个以智慧和思维为模型的类人智能体从浅层次讲是人类的影子,就像皮影戏中的傀儡,动静皆由人类掌控。
随着阿尔法狗的频频出手,乃至百度人工智能的各种消息,目前的行业状态正在获得全民的关注。但需要警惕的是,也许现在的人工智能就像是沙漠中的海市蜃楼,狂奔的同时必将有一大批追随者倒地而亡。就如人工智能科学家李飞飞担心的那样,过多的泡沫只会带来实现不了的承诺和目标。
但从深层次讲,人工智能的方方面面必然会越加趋近人类,就像三体中的智子一样,是一个能让人类忘却仇恨和侵略的完美存在,那时它在社会中甚至是在整个自然界中的界定,必然会随着人类的感情发生难以预料的转变,所谓的人机关系可能会发生聚变。
不过正是这种类似于创造新生命体的感觉,使得我们人类的野心和荣誉感无限膨胀。尤其在近几年资本热捧和概念营销的氛围中,营造了一种人工智能触手可及的错觉。这与去年超级火爆的VR技术几乎如出一辙。
但事实是,纵观被称为VR元年的2016,在无数鸡血狂热之后,到头来才发现那是一场残酷的泡沫破灭之旅。
人工智能崛起与VR技术如出一辙 如何避免重蹈覆辙?
而不出意外,资本寒冬在未来一年还会持续,但人工智能的热度可能也会继续高涨,这种现实和理想的冲突,是否会让众多初创公司面临更大的困境?人工智能的泡沫是否会从隐现转为大规模浮出水面?
创业者与公众对人工智能怀有过分期待 人工智能进入普通大众视野,归功于两次全球瞩目的巅峰对决。去年年初阿法狗完虐李世石,维护人类在围棋界的最后尊严似乎成了一件火烧眉毛的事情,而不到一年后,阿尔法狗摇身一变以“Master”的名义横扫国手取得60连胜,引起轩然大波。不明所以的围观群众在赞叹之余,对人工智能更多了莫名的期待。
其实说到底,这并不是什么颠覆性技术突破,因为在算法上,人类早就难以和计算机抗衡,而围棋恰恰是依据固定规则可以穷尽算法的,所以从本质上讲,这可能并不是智力和布局的比拼,也就无所谓围棋界尊严这种说法。
不可否认的是,谷歌的这两次广告营销做得无比出彩,不但完美地展示了自己高人一等的人工智能程序,而且影响了全世界对人工智能的舆论导向。此后在互联网巨头公司乐不知彼的推动下,这个行业似乎呈现出欣欣向荣的繁盛景象。
据《乌镇指数:全球人工智能发展报告2016》显示,全球每10.9个小时诞生一家人工智能企业,而中国人工智能企业达到709家,虽然相比美国的2905还差很多,但这个数字足以令人触目惊心。遥想去年盛极一时的互联网直播平台,鼎盛时期也就达到200家左右,而技术门槛高很多的人工智能企业短时间内居然能达到如此规模,足见涌入该领域的人群之多。
只是在这个数字背后真的能承载相应的商业价值吗? 据融资总额的相关数据来看,过去一年中国大陆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投资规模大约为1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8亿元)。但是有自媒体统计了融资排名前一百的公司发现,排名前十的人工智能企业融资总额都达到了2亿人民币以上,超过1亿人民币的公司则多达18家,例如思必驰仅C轮融资就达2亿人民币,云知声B轮融资为5000万美元,出门问问累计融资7500万美元。
从这些数字不难看出,融资金额多数集中于头部,而基数庞大的尾部企业实际上所得资金支持不多。从这个角度来讲,所有人工智能企业中必然存在着大部分盲目跟进的追随者,他们就像这场热潮产生的泡沫一样,看似绚烂却只能随风而去、飘摇度日。
其实不管这场人工智能的盛宴是否名不副实,单单就资本和营销造就的市场舆论来看,就未必是好事。创业者或是公众如果受宣传舆论指导,就极易产生不切实际的期待,而这种过度期待一旦不能尽快转化为现实,就会对市场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也有可能引起众多小公司走向灭亡。
创业门槛降低,但成功的门槛在提升 罗辑思维曾提到,原来做自动驾驶、图形识别、语音识别的是不同的算法,但是由于深度学习算法的存在,底层被打通,导致了进入人工智能的门槛随之降低,所以大量的初创企业开始往人工智能领域涌进。不过还有另一方面因素也激发了创业者进入的信心,那就是现在较为成熟的人工智能算法,更多的都是依赖于大数据时代的海量信息,而受益于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海量信息获取似乎并不是太困难,所以这甚至成了国内初创企业的整体优势。
但是,数据毕竟不是人工智能的全部,归根结底还要依赖算法上的重要突破,不然只会停留在人工智能的初级阶段。而且即使是企图依赖大数据积累资源和技术的初创企业,在2017年巨头林立、资本寒冬的外部环境,再加上算法匮乏的内在劣势情况下,是否会沦为大型企业进击的炮灰,也是一件值得深思的事情。
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去年的VR行业,现在整个行业对人工智能的大肆宣传,和去年年初对VR的集体看好极为雷同,并且人工智能所面临的环境、所处的现状也和那是的VR如出一辙,同样的资本热投、遍地开花,同样的未来技术本质,同样万众瞩目的市场期待,然而如今半死不活的VR/AR行业很有可能会成为人工智能企业的前车之鉴。对于已成风口的人工智能,我们理应在虚火和热潮中保持足够的理性。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