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教育使我们 “踏进生活之河,毫无惧色”
发布时间:2018-01-26 17:19 来源: Aha社会创新学院
作者:顾远
来源:Aha社会创新学院
本文是Aha学院创始人顾远在今年11月份的“听道讲坛”上所做的演讲全文。
特修斯之船
我和几个朋友不定期地组织沙龙聚会,边喝酒边聊一些听起来没什么实际意义的话题,但是我们乐在其中。上一次我们聚会,聊到了 “特修斯之船” 。
这可能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悖论,说的是古希腊人为了纪念英雄特修斯,把他曾经乘坐过的一艘船停泊在码头供人瞻仰。时间长了,船体有损坏,古希腊人就陆续地把损坏的部分去掉,换上新的木板。这个悖论说的就是,如果有一天整个旧的船体都被换掉了,那么这艘船还是原来的那艘船吗?人们还有必要来瞻仰它吗?如果不是原来的那艘船,那么是从旧的船体被更换到什么程度的时候,它开始 “不是” 的呢?
我们一开始聊的其实不是这个悖论,而是在讨论面对很多现实压力的时候,人可以在多大程度上妥协而保持其本色,妥协到了什么程度这个人就不再是原来的自己了。聊着聊着我们发现,这个不就是典型的 “特修斯之船” 悖论嘛。
后来,我们又进一步引申出另一个有趣的话题。现在我们应该还都很容易区分人和机器,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已经可以制造出机械的假肢了。如果你的手臂断了,可以更换一个新的机械臂,跟阿诺斯瓦辛格演的终结者一样。我们可以预料到,科技会进一步地发展,以后内脏器官坏了也可以换成机械的,甚至没坏都有人想换的,因为机械的更耐用更有力量。
按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我们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个问题:人体器官更换到什么程度的时候,人就不再是人,而是机器了呢?人和机器的区别到底是什么?如果我们的大脑也可以更换,或者人机接口变成了所有人的标配,那么什么又是我们 “生而为人” 所该保有的特质呢?
这样的教育只能说是培训
最近这两年,因为一只叫 “阿尔法” 的狗,我们每个人都或主动或被动地注意到了人工智能。在我看来,人工智能对人类最大的意义就在于,帮助我们反思 “何为人” ;而教育的意义正在于帮助我们 “成为人” 。
可悲的是,近百年来,教育起到的实际作用却是让我们成为机器。
我今年看了一部非常棒的教育纪录片,叫《Most Likely to Succeed》,中文名字叫做《极有可能成功》。它被很多影评人赞誉为 “有史以来最值得一看的教育纪录片” 。事实上,由于被制片方授予了这部影片 “变革大使” 的角色,今年我已经在不同的合作伙伴和播放场次里累计把这部影片看了17遍。今天的演讲我原来起的名字叫《把一部纪录片在七个月里看过17遍之后,我发现了教育的真相》。活动的主办方说这个名字太长了,所以我才换的现在这个名字,内容也重新做了调整。
影片开头是导演的女儿出场,小姑娘一脸厌学的表情,而旁边的老师还在循循善诱地教导她:“学习就别怕吃苦,这是在塑造你的品格呢。”
接下来,导演带着观众追溯了一遍现代学校教育体系的起源。原来,我们如今习以为常的现代教育制度不过只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这种制度最早诞生在德国,那个时候还叫普鲁士,设计这个制度是为了给普鲁士培养服从命令、遵守纪律的士兵。到了19世纪晚期,一些美国顶尖的企业家到德国取经,把这个制度复制到了美国,为美国的大工业生产输出流水线上的产业工人。
了解了它的起源,我们就明白为什么这种教育制度如此地强调统一和标准化:统一的入学年龄、学生要按班级、年级统一划分;学习要按不同学科统一划分;学校要使用统一的教材、统一的课表、标准化的考试。
这种制度荒唐到了什么程度呢?我记得陈丹青讲过一个事情,那时候他还是清华美院的教授。他上午教油画课,下午想去看看学生画得怎么样了,结果去教室发现一个学生都没有了,因为下午课表上排了别的课,学生放下画笔跑去上那些课了。陈丹青气坏了,因为画油画是不能这么中断的,画布上的颜料干了,这画就没法再改了。这种课程安排完全不符合学习油画的实际情况,而在这所艺术院校,在陈丹青之前居然没有任何人指出来过。
这样的教育其实不是教育,而是培训,训练出来的是听话的士兵和流水线上的工人,而不是像前任北大校长蒋梦麟说的那样:教育是要培育出一个个活泼泼的人。
教育和培训乍一看确实很像,都是在教授每种知识技能。但是本质上它们是完全不同的。著名的教育家Ken Robinson——就是那个被观看次数最多的TED视频的演讲者,举过一个例子来说明这两者的区别。他说家长知道子女所在的学校进行青少年性教育时一定会很高兴,因为这是在帮助他们孩子成长,更好地和自己和他人相处;但如果他们听说学校正在给孩子们进行性培训,大概就高兴不起来了。
教育该如何帮助人 “成为人”
真正的教育一定是通向自由的教育,是让人有动力、有权利、有能力去自由地探索未知的教育。
前面我们谈到关于 “何为人” ,不同的人对于这个问题,可能有不同的答案。
比如有人说是爱和情感,让人区别于机器。但是我们怎么知道未来人工智能就不会拥有情感呢?
最近一部科幻片不知道大家看没看过,《银翼杀手2》。我觉得拍得不如它的前一部,但是它们的主题一以贯之,当人造人也拥有了情感,甚至反过来人类已经越来越冷漠,越来越没有同理心,那么谁更像是人呢?
( 注:《银翼杀手》 里的每一个 “人造人” ,都逐渐具备了人才有的情感、矛盾和人性。问题在于,“要到何种程度”,他们可以被称之为 “人” ,并获得 “人” 的权利和尊重?)
那么,如果不知道 “何为人” ,教育该如何帮助人 “成为人” 呢?
现在有很多流行的教育理念和实践都在说人如果不想被人工智能取代就必须学会这些、学会那些。比如很多人都在谈论的 “4C核心素养” ,说人工智能已经在很多能力上都超过了人,人要想和人工智能竞争,就必须培养:创造与创新的能力 Creativity and Innovation、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Critical Thinking、有效沟通的能力 Communication、协同工作的能力 Collaboration。我非常认同这四种核心素养是每个人都应该掌握的,又恰恰是现在教育里非常缺乏的内容,但如果总是在说 “为了以后找工作时不被人工智能替代,所以必须掌握这些能力” ,我认为这就只是一种狭隘的陈词滥调。
(这样的说法,现在又变成了一种新的教育 “恐吓” )
我们怎么知道未来人工智能就一定不会拥有这些能力呢?微软的人工智能叫 “小冰” ,已经可以写诗了。虽然很多人会觉得这些诗徒具其型,没有真情实感,但小冰一直在进化呢。Alpha Zero 和它的同代们,已经开始创造了自己的沟通方式和语言体系,效率可一点都不比人类差。
所以在大的时间尺度上,我对 “何为人” 以及如何 “成为人” 这两个问题的答案抱有一种不断进化的观点。也就是说,在人类的长河里,我们也许永远无法知道或者定义一个确定的答案,但是我们可以而且必须一直勇敢的面对未知,并自由的探索下去。
好的教育并不在于在此刻就告诉我们一个确定无疑的答案,而在于帮助每一个个体在面对未知的世界时,去自由地探索,去寻找自己的答案。
被誉为 AlphaGo 之父的科学家哈萨比斯曾经说过:“今天的人工智能就像哈勃望远镜一样,实际上它是在帮助人类共同在某一领域进行极致的探索。”
没有自由的权利,何来探索的能力;没有探索的能力,何来个体的成长,又如何应对未来的不确定世界,如何能够让人工智能成为我们的哈勃望远镜?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