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VR 谁将是这些作品的主宰者?
发布时间:2018-01-26 10:28 来源: 芬莱科技
当下,VR已经在诸多文艺领域得到诸多应用:音乐会现场的VR直播,让乐迷有了无时无刻的临场体验;全景立体视听空间概念下的VR电影,提出了新叙事语言的挑战;谷歌VR专用绘画用软件“Tilt Brush”让360度立体的挥毫泼墨成为可能;VR通过“远程出席”的概念拓展了戏剧空间,催生了新的戏剧“场”;VR美术馆正在打破传统时空界限,构建全新语义之上的新展览空间……
相信不久的将来,虚拟现实(VR)艺术已不再是技术天下,而是艺术的天下。目前包括Paul McCarthy、Marina Abramovic、Jeff Koons在内的艺术家们已经开始用科技来进行创作,科技艺术创业公司也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出现,竞相传播和销售这些伟大的科技作品。然而,随之也有许多的问题不断浮出水面:谁是VR作品的所有者?艺术家如何保护他的作品?谁又有权利将VR艺术放置在虚拟公共空间?未来可能会催生出何种样态的艺术形式?
谁是VR作品的所有者?
“这种媒介带来的最大改变莫过于艺术家不再是单一的创意来源,他们现在是多方参与的大型系统的一部分。”在纽约MSF律师事务所从事该领域事务的律师Katherine Lewis说道。
Acute Art是最早的相关公司之一,他们不仅接受委托和生产,也出售VR作品。画廊展示会员的作品,价格为9.99美元/月或29.9美元/年,会员需要自己准备VR头显。
Acute Art
Acute Art的首席创意技术专家Dado Valentic透露,Abramovic、Koons、Anish Kapoor、Nathalie Djurberg、Antony Gormley、Mat Collishaw的作品将在未来几个月亮相。
包括Eliasson的《彩虹》在内的一些作品由艺术家和Acute Art公司所共同持有。对于这位丹麦裔的冰岛艺术家而言,他自己的工作室雇用了数名程序员,而合作是他创作的关键。
Eliasson,《彩虹》,VR作品,2017年
“我对于在不同平台上展示我的作品十分感冒,但重要的是,这些平台必须是人们可以随时访问的。”Eliasson表示媒体的进化速度如此之快,以致于他很难仅着眼于某种特定的解决方式。
艺术家如何保护作品?
从编码人员、程序员到设计人员,创建VR作品涉及多个参与者,作品的版权问题也趋于复杂。“这回溯到一个古老的问题:什么是艺术?”Lewis表示,“一些软件开发者可能不会觉得他们生产的是艺术品,在他们心中,他们只是帮助一位艺术家去实现其创作愿景。”
但是对于另一些来说,他们的代码就是自己的艺术。“对于一些程序员而言,编写程序代码不仅仅是门技术活儿,更是一种艺术形式。”
移动影像艺术展的艺术经销商和联合创始人Ed Winkleman声称,“他们正在用这些技术做一些前人未曾想过的事。杜尚把小便器放在一个底座上,可以叫做雕塑,编程也是类似的。”
杜尚,《泉》,装置,1917年
但是对艺术家来说,给代码赋予版权可能是复杂又烦人的事。
“软件源代码可以作为文字作品受版权保护,而源代码所产生的美学形式是作品保护的另一个层面。”Lewis指出,“此外,一些开发商不愿意在版权公司注册他们的源代码,因为这会产生公共记录,就如同泄露你的商业机密一样。”
如何交易VR作品?
去年威尼斯双年展亮相的VR制作公司Khora Contemporary则提供了一个与Acute Art完全不同的模式。
这个总部在丹麦哥本哈根的公司选择与艺术家和画廊合作来委托和生产作品并由画廊负责销售。
Khora Contemporary与喻红合作的VR作品,《她曾经来过》,2017年
McCarthy、Christian Lemmerz、Tony Oursler、Erik Parker和喻红(Yu Hong)都与Khora Contemporary合作推出了自己的作品,售价在1.5万美元到30万美元之间。这些作品的生产成本从1.5万美元到5万美元不等,取决于所用的编程时间,但目前这些费用完全由Khora Contemporary公司买单。
“我们当然欢迎画廊、机构或私人收藏家共同投资我们未来的作品,”Khora Contemporary公司的合伙人Masha Sabsay表示。
另一位合伙人Sandra Nedvetskaia则指出,艺术市场现在还仅仅处于适应VR的初期阶段。Khora Contemporary公司尚未完成真正的第一笔交易,但是这个情况不久之后便会改观。
林冠艺术基金会 《她曾经来过》北京展览现场
在北京的林冠艺术基金会展出的《她曾经来过》便是由艺术家喻红与Khora Contemporary合作创作的,并将出现在今年春季的巴塞尔香港艺术展。
谁是虚拟空间的拥有者?
虚拟公共空间所有权的相关法律问题也在去年10月份进入讨论范围。
在艺术家Koons与Snapchat的合作中,Snapchat允许用户通过增强现实(AR)技术在全球特定地点投射艺术家标志性的气球雕塑。
为了抗议“AR的集体入侵”,艺术家Sebastian Errazuriz“涂鸦轰炸”了其中一幅作品,并将其放置在纽约中央公园与Snapchat中该作品的地理标记点相同的位置上。
Sebastian Errazuriz“涂鸦轰炸”了Koons的AR作品之一
“如果我们现在不讨论这个问题,那么它将迅速发酵,以至于这些垄断的平台会很快席卷整个虚拟公共空间,”Errazuriz认为,“虚拟的世界里面没有法律规章制度的约束,红牛可以在美国任何一个幼儿园里打广告,可口可乐也可以在白金汉宫上投射广告。”
“提供这些艺术平台的不是美术馆或者博物馆,真正分销艺术的是这些跨国公司。”人们看到何种艺术是由这些跨国公司而决定,这点无疑是危险的,Errazuriz警告人们。
VR引发的预警与艺术价值
VR引发的伦理考量也正在不断浮出水面。2017年亮相的VR作品《真实暴力(Real Violence)》由Jordan Wolfson制作,展现了纽约街头上一男子被棒球棒击倒的故事。
参观“惠特尼双年”的游客必须年满18岁,才可以戴上VR头显观看《真实暴力》,这是Jordan Wolfson的一个非常血腥的VR作品。
“从医学的角度来说,人类大脑对现实解读的方式,以及现实对人类生理上的影响至今还有太多未知。”Lewis认为,“如果一名带有创伤应激障碍的退伍军官在观看Wolfson的《真实暴力》时遭受到情感上的痛苦,那就完全是另一个问题了。”
这些作品在2017年惠特尼双年展展出,但它们仍然面对着潜在的危机和年龄限制等问题。Lewis建议:“在媒体发展的早期阶段,豁免对于VR体验来说是个很好的思路,特别是那些体验具有高度变革的意义和包含情感因素。”
“到目前为止,涉及VR艺术的法律还很少,但是这些问题正在被积极地讨论。”Lewis解释,“近年来,逐渐有大牌艺术家参与到VR和AR的行业中。迄今为止还没有多少盈利。但很多软件公司和艺术家正在尝试将媒体货币化,我们可以期待情况有所改观。”
小结:
在给人们带来全新观影感受的同时,VR又带来了更强的各种艺术形态之间的交互和融合,催生出更多样态的艺术形式。然而,目前不管是技术还是法律法规等还在发展完善中,相信不久的将来将会有一朵朵绚丽的艺术之花会绽放在VR这片“田野”中。
推荐阅读